汉语与日语同源的迫真论证

本文最后更新于:2022年12月28日 早上

高丽王朝有一本史书叫《三国史记》。在杂志第六一章中汉山州有这样几个地名:

译名 音译 中古汉语(潘悟云拟音)
三岘县 密波兮 mɣit puɑ ɦei
五谷郡 弓次云忽 kɨuŋ tsʰi ɦɨun huot
七重县 难隐别 nɑn ʔɨn bɣiᴇt
十谷县 德顿忽 tək tuon huot

注:“谷”是山谷,不是“榖”。

我们先不考虑这些词分别对应什么。

但是看音译名是不是很熟悉?如果了解过日语应该都清楚,日语里三、五、七、十的本土说法分别是み(mi)、いつ(itsu)、なな(nana)、とお(tō)(历史上是とを(towo)),和“密”“弓次”“难隐”“德”可以很好对上。

再观察一下日语的数词:

数字 原始日语 上古日语 现代日语
1 *pitə pi₁to₂ ひとhito
2 *puta puta ふたfuta
3 *mi(t) mi₁ mi
4 *jə yo₂ yo
5 *itu itu いつitsu
6 *mu(t) mu mu
7 *nana nana ななnana
8 *ja ya ya
9 *kəkənə ko₂ko₂no₂ ここのkokono
10 *təwə to₂wo₂ とお<とをtowo

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:1 和 2、3 和 6、4 和 8 基本是成对的。那么其他语言是否也有这种现象?以上古汉语为例吧。

汉字 郑张尚芳拟音 白一平-沙加尔拟音
*qliɡ *ʔi[t]
*njis *ni[j]-s
*suːm>*soːm *s.rum>*sum
*hljids>*sids *s.li[j]-s
*ŋaːʔ *C.ŋˤaʔ
*ruɡ *k.ruk
*snʰid *[tsʰ]i[t]
*preːd *pˤret
*kuʔ *[k]uʔ
*ɡjub *t.[g]əp

似乎看不出来。但是如果再往前追溯到原始汉藏语呢?

数字 原始汉藏语(来自 STEDT)
1 *gtjik
2 *gnjis
3 *gsum
4 *bljid
5 *lngaɣ
6 *dkruk
7 *snjis
8 *brgjat
9 *dkəw
10 *grip

将那些容易互相转换的(清浊、l/r 等)合并:

数字 原始汉藏语
1 *gdjig
2 *gnjis
3 *gsum
4 *brjid
5 *rngaɣ
6 *dgrug
7 *snjis
8 *brgjad
9 *dgəw
10 *grib

放在一起对比一下(红色表示相同,蓝色表示不同):

数字 PST 数字 PST
1 *gdjig 2 *gnjis
3 *gsum 6 *dgrug
4 *brjid 8 *brgjad

再对比一下原始日语:

数字 PJR 数字 PJR
1 *pitə 2 *puta
3 *mi(t) 6 *mu(t)
4 *jə 8 *ja

再对比一下邻近的其他语系:

语言 1 2 3 6 4 8
原始印欧语 *(H)óynos *dwó(h₁) *tréyes *swéḱs *kʷetwóres *h₁oḱtō(u)
原始南岛语 *isa *duSa *telu *enem *Sepat *walu
原始乌拉尔语 *ikte *kakta *kolme *kutte *ńeljä *kakta e-k-sä-n
原始突厥语 *bīr *ẹki *üč *altï *dȫrt *sekiŕ
原始蒙古语 *nike(n) *koxar *gurba(n) *jirguxa(n) *dörbe(n) *na(y)ima(n)

南亚语资料没找到,但是根据 1(*diʔ, *muəj/*moːj)和 2(*ɓaːr)的读音肯定是不符合规律的。

因此汉藏语和日语中的这个特点并不在别的语言中存在(甚至原始乌拉尔语中可以明显看出 8 来自 2 而不是 4),基本可以确定同源。

但是原始汉藏语中 2 和 7 的相似之处没有在原始日语中体现。一种合理的解释是,日语的数词系统来自两个不同的语言,其中一种是汉藏语。但是要深究下去的话,日语有文字的历史太短,只能考虑前面的高句丽语(也有人认为是百济语)了。

参考链接:

最后,这篇文章是针对某人对日语和汉藏同源的迫真论证(よし来自汉语的“优兮”这种话都能说出来)写的,事实证明真正的同源词听感可能完全不同,凭听是不靠谱的。


汉语与日语同源的迫真论证
https://blog.m256i.ml/misc-20221221/
作者
m256i
发布于
2022年12月21日
更新于
2022年12月28日
许可协议